通行证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大河车网微博
温馨提示: 2025年5月22日  农历四月廿五 星期四  
本地 行业 调查 评论
人物 交通 视频 资讯

车型大全 新车速递 汽车报价 新车实拍
选车导购 降价信息 试驾报告 郑州车市

维修 保险理赔 配件 汽车改装
保养 投诉召回 用品 VIP经销商
违章查询 趣闻
香车美女 自驾
位置:大河车网 > 汽车资讯
三包立法呼之欲出 车主的美好时代未到来
2012年02月20日 11:36  来源:大河车网

    从2004年到现在,中国汽车销量从500万辆跃升到1800万辆,但被消费者认为是保障自身权益的最重要法规——汽车“三包”(《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却经历了与市场发展完全不相称的艰难制定过程。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下称二稿),“三包”立法呼之欲出,但仔细探究后发现,车主的美好时代还远未到来,那种坚定地被保护的感觉还是很渺茫。

    立法的纠结反映出立法者立场的游移。毫无疑问,在消费者与制造商之间,立法者在寻求一种平衡,也就让人怀疑这个“三包”到底是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还是制造商的权益。如三包期限由两年或4万公里延长至两年或5万公里,这完全不是站在消费者角度的立场,一年开到2万公里的家用车实在不多,最终肯定是三包的两年期限先到,5万公里的行驶里程又有什么意义?

    立法后的执行又是另外的困难。二稿条款中加入的用来解决争议的第三方机构,要经争议双方同意后,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机构才可以选择专家参与调解工作。但事实上,如果消费者与销售者能那么容易地达成一致,或许也就不这么渴望三包的出台了。更重要的在于,法规并没有垫高消费者的姿态,在面对“第三方”机构的时候,举证与论辩的优势依旧在销售者一方。而且,就算被判有责任,销售者所要付出的成本也太低了,无非就是换车退车而已,这算什么惩罚吗?

    汽车“三包”7年的时间积累已经够丰厚,第二稿的改变也的确不少,但纵观全文,心里依旧没有底。在我们与汽车之家的联合调查中,厂商和经销商并没有对三包政策有激烈反对,这或许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政策还未触及根本。

    我们不得不羡慕美国消费者,在那个被称为“轮上国家”的地方,汽车质量立法顶住了制造商的重重压力,完全站在了消费者的一面。对于真正的质量问题,没有繁复的举证与诉讼环节,退车、换车是非常通畅的流程。因为一旦上升到诉讼层面,企业可能面对的将是天文数字的判罚。且不说那些几百亿美元的赔偿官司,几周前由于2010年未及时公布车辆缺陷、拖延召回338700辆汽车,宝马接到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简称为NHTSA)开出的高达300万美元的民事罚单。宝马必须在30日之内支付以上罚款。看好了,这才叫给消费者撑腰!


    当然,于消费者来说,也急需正确建立在汽车消费过程中的权益观。


    毫无疑问,我们热烈鼓励消费者坚定的维权意识,这种态度的存在是维护权益的基础和动力。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也会发现公众对于权益的理解有时候是片面的。有的翻车造成重大伤亡,消费者千夫所指车辆安全性不佳,但却忽视了自身安全驾驶意识,并将极端情况与日常使用混淆起来;有的车轮胎鼓包,引发众口一词地指责轮胎生产商,但事实上这却是轮胎使用中因为路况和使用方式而难免发生的;在小尺寸备胎这样的事件上,媒体甚至于消费者一起以偏激的言论与厂商对峙,却不曾仔细了解行业常规与白纸黑字的说明书……维权要有,但究竟维什么权,我们需要更成熟理性地应对。

    中国的汽车质量立法已经落后于市场发展太多,这一次汽车三包即使能够出台,恐怕仍然不是一个完美的政策。一步到位、自此扬眉吐气只是个设想罢了。

新京报

关键字:
大河车网购车咨询电话:400-888-9321 13503860072  QQ群:179188384
新闻热榜  
热门车型排行 更多>>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业务电话:13503860072  E-mail:dahecw@sina.cn  业务咨询QQ:2402499568
Copyright © 2011 dahe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车网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4207号-1
技术支持:郑州网站建设专家-力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