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汽车业 不只是拍脑袋那么简单 |
2012年04月06日 14:27 来源:大河车网 |
不久前,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表示,对中国的汽车工业现状、特别是政策的混乱表示着急。我没有研究汽车相关政策上的混乱之处有哪些,但目前汽车业的很多现象确实让人看不懂。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将“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作为汽车业的发展目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则提出,要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从字面上看,对于汽车业,鼓励自主品牌发展和推动兼并重组是政府要管的两件重要的事。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关部门似乎连“自主品牌是什么”都还没有搞清楚,对于沃尔沃是不是自主品牌的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为实现在华投产,“由中国人做主”的沃尔沃最终只能自己选择“外资”身份,并与母公司吉利合资,这被业内分析人士当作笑话。
此外,关于兼并重组的话题业内总在讲,但直到今天,似乎推进力度仍不够大。业内早有人提出,政府应该推进同为安徽省内汽车企业的奇瑞和江淮之间实现兼并重组,但直到今天为止也未见动静,两家还都在上新的项目。
与兼并重组进展缓慢相对的,是近一段时间接二连三的合资风潮。已有的合资企业扩充产能、新的跨国公司寻求合资伙伴,其中不少都已获得政府审批。对此,有人甚至认为,政府有关部门是不管未来只管现在、不管行业只管企业。简而言之,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要管。
笔者并不想评论上述说法正确与否,但可以肯定的是,政府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汽车业的发展方向。政府究竟该管什么?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据说,不久前,中央某大领导到地方考察工作,在当地政府领导汇报如何吸引外资发展汽车业时,该领导打断了汇报说:“这不就是把市场让给跨国公司么?没必要当政绩炫耀!”在笔者看来,这位领导很有水平,因为他看到中国经济的要害点所在,我们的行业管理者们恰恰需要在这样的高度上思考问题。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曾说,发展汽车业应该放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上进行。这话乍听起来有点大,却说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汽车反映中国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已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管理确实需要对很多问题进行认真反思,比如三十年合资之后再签三十年是否合适?以来华抢市场赚钱为目的的新一轮合资潮是否应该鼓励?如何通过“政府市场两手抓”推动国内数量众多的汽车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否只有一条路?
几天前,某业内人士提出,人们总觉得汽车行业问题很多,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很多时候对一个问题给出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法恰恰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对于前面几个问题,绝不是几个人拍脑袋的事,该管什么、该怎么管都需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也考验着管理者们的智慧。
|
关键字: |
大河车网购车咨询电话:400-888-9321 13503860072 QQ群:179188384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