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车人网、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发布《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产品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投诉总量为2406例,涉及汽车品牌超过60个,其中产品质量问题共4324个,售前及售后服务问题1650个。8成投诉车辆在汽车免费保修期之内,一个月内新车投诉占到1成。
从总体分析,《报告》认为第一季度投诉量月度变化趋势基本稳定,消费者对发动机、变速箱问题投诉增幅较大,两者之和已超过总量一半;进口车型投诉比例走高,产品与服务的适应度存在“水土不服”;售后服务感受偏差,投诉者认为企业或服务站推卸责任或拖延处理。
《报告》对投诉的汽车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报告》显示,本季度质量问题投诉重点集中在发动机(30.30%)、车身附件(22.10%)以及变速箱(20.26%)故障,其余部件问题比例均在8%以内。其中,发动机问题表现在异响、怠速不稳、启动困难、油耗偏大四个方面;车身附件问题表现在门窗故障、室内噪声大、仪表故障或显示不正常、密封性不严等几方面;变速箱问题主要表现为异响、换挡困难、跳挡。此外,随着3月1日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实施,苯、甲苯、甲醛等8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设定了限值,有些车主反映车内有异味难以清除,担心是否会对健康有害。
在品牌属性与投诉地区方面,《报告》指出,在投诉的品牌中,合资品牌投诉占比57.46%,自主品牌投诉占比38.5%,进口品牌投诉占比4.05%。从投诉地区看,各地投诉的品牌却各有不同。如在北京市、浙江省,消费者对合资车型投诉大都在7成左右,自主车型投诉仅为2成多。投诉问题多为变速箱、离合器与车身附件以及对于服务态度与维修技术的抱怨。而在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等地,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投诉则偏多,接近半数,投诉问题如发动机异响、油耗偏大,还有车身附件,如室内噪声大、密封性不严、门窗故障等。分析显示,厂商属性的比例变化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媒体针对某款车的故障报道、企业召回等。而根据车人网近几年的统计,进口车型投诉比例逐渐走高的原因,除了近年进口车辆销售增长外,还存在产品与服务“水土不服”等情况,如配件供应慢、不适应中国油品等,加之用户普遍对其期望值较高,故而遇到问题易产生抱怨情绪。
从车型级别与投诉地区看,紧凑型车投诉占比已超过半数,为55.8%,是车型投诉的主力军,而其中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比例基本各半;其次是中型车与小型车,占比分别为13.8%和12%。《报告》认为,由于中型车、中大型车市场基本上是合资与进口车占主导地位,加之近年中型车市场竞争激烈,人们对于中型车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强烈,保有量在迅速增长,因而其在汽车投诉统计中占比较大。
在服务问题分析方面,《报告》强调,本季度服务态度问题引发的投诉居高,接近3成,主要是车主认为服务站或厂家客服人员态度敷衍、推脱责任,不能正视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与购车时的服务感受差距较大;其次是人员技术问题,主要是车辆故障始终无法彻底解决,进而导致用户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产生质疑。对于配件争议,部分是因为车主认为维修方式并不能彻底解决车辆存在问题,进而要求更换配件解决;还有一部分主要是因为4S店或厂方已答应为车辆更换配件,但由于订货周期较长,又不能给车主提供准确的到货日期,而导致车主认为服务效率低等不满情绪,要求尽快到货更换。
在车主诉求分析中,要求维修占总数的1/4,居首位;其次是要求召回,占比16.62%。《报告》透露,截至《报告》统计时,有61.3%投诉已得到“回复处理”,但真正“已处理完成”的比例不到半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表示,汽车产品出现问题就是100%的质量问题,企业应该对用户负责,同时用户一定要理性投诉。重视用户投诉,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建立和保持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