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顶级豪华轿车,但消费级小车更多;这里有高挑的车模,但都衣着得体只秀气质;这里有各种外观超前的概念车型,但专门开辟的新能源汽车试乘试驾场地更吸引参观者;这里是欧洲,但有很多中国人从东方赶来。这里是巴黎车展。
今年的巴黎车展,中国记者,或者说亚洲记者人数之多,恐怕已经创造了巴黎车展的新记录。人数上升,并不意味实力上升。合资车企或多或少邀请中国记者前往巴黎,背后看中的莫不是中国的市场!今年巴黎车展中全球首发的车型并不算少,两厢小车和旅行版车型居多。已经确认会投放到中国市场的车型依旧以三厢车型和SUV为主,虽然三厢车在巴黎车展中所占比例并不算高。
主场作战的PSA和雷诺几乎把一号展馆占满,中国记者开玩笑说,看看雷诺的展台,漂亮而有创意,面积够大,大到足够雷诺在中国参加几年车展的总和!
标致和雪铁龙与雷诺在一号馆呈三角形分布,奔驰,宝马,福特,沃尔沃,都只能在一号馆的边边角角占据一席。几乎算作主场作战的大众,全面出击,旗下品牌悉数亮相,各设展台。奥迪发布新车S3,展台上也尽是S或者RS系列,西亚特依旧主打小车,斯柯达的旅行车在欧洲显得自然合理,但在人流汹涌的大众展台,只有一款展车——高尔夫(车型 配置 图片 报价)7!兰博基尼和保时捷也与母品牌在同一展馆。丰田携雷克萨斯成为四号馆中唯一的非欧洲品牌,丰田的展台面积也是四号馆中唯一能够与大众和奥迪相抗衡的品牌。日产和马自达散落在一号馆,本田、三菱、斯巴鲁以及现代选择了在较为偏远的三号馆聚居。在欧洲可见度更低的雪佛兰则在更难寻觅的五号馆中落脚。
欧洲面孔的参观者们大多带着小巧的卡片相机,边走边看。遇到感兴趣的车,一定会走到车边慢慢观察,打开发动机盖好好观察一下动力系统然后坐进驾驶室感受一下,时不时地打量一下内饰,摸一摸材质。除了豪车馆,绝少有人一拥而上的要与车合影。偶尔还能在展车旁见到一两个趴在地上打着手电窥视底盘的观展者。
亚洲的面孔普遍比较匆忙,来自日本的参观者大多都是带着单反相机和一本装订好的表格,两人一组直奔目标车辆,从外观到内饰,从发动机舱到底盘,从车门铰链到车底悬挂都要仔仔细细拍下照片,然后逐一在表格上填写记录,这架势更像是在做科研。韩国人基本只出现在韩系品牌的展馆中;中国的摄影记者大多挎着单反迅速拍摄展车的外观、内饰然后奔往下一个展台。
在诸如宾利、兰博基尼之类的豪车品牌的发布会上能听到欧洲人信心满满地介绍着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成绩;在诸如大众、雪铁龙、标致这样的消费级品牌发布会上,总会有几款产品的介绍中包含了“将在中国市场投放”、“将在中国生产”等字眼。中国对他们很重要,但巴黎车展不在中国举办,所以放眼望去,展馆中真正能与中国扯上关系的车并不多。
除了豪华品牌,消费级品牌中三厢车型并不多见。现场为数不多的三厢车几乎都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打算,但那些漂亮精致的两厢小车,除了会出现在中国记者的镜头中之外,半数以上都跟中国市场没有太多的关系。全世界的汽车厂商都知道在中国卖车,三厢的“大车”是主流,但在巴黎车展上这些“大车”多少显得有点“非主流”了。
在雷诺偌大的展台上难觅三厢车型的踪影,倒是一款两人坐的电动小车分外吸引眼球;在福特蓝色背景的展台上,新款蒙迪欧十分惹眼,但更吸引参观者的似乎是那一排分解的发动机和LED前大灯的展示柜;在文艺气息浓厚的CIVIC展区,一辆40年前的CIVIC不经意间就抓住了欧洲人的镜头和闪光灯,三厢思域似乎从来没有出现在CIVIC的历史中……。
即便我们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在汽车文化更为深厚的欧洲我们依旧不能主导潮流的走向。一旦离开了这片市场,我们更像是一位需要全面提升的学徒。在市场转型的时候,我们似乎更加需要从汽车世界的发达地区学习更多的不同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