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大河车网微博
温馨提示:     
本地 行业 调查 评论
人物 交通 视频 资讯

车型大全 新车速递 汽车报价 新车实拍
选车导购 降价信息 试驾报告 郑州车市

维修 保险理赔 配件 汽车改装
保养 投诉召回 用品 VIP经销商
违章查询 趣闻
香车美女 自驾
位置:大河车网 > 汽车资讯
该是彻底抛弃“市场换技术”的时候了
2012年10月19日 11:41  来源:大河车网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市场换技术”是一句绕不开的话,也是过去30多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导策略。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的中汽总公司董事长饶斌向中央提出,在花钱进口汽车的同时,应该要求外方无偿提供相关的技术。随后这一设想在轻型卡车和奥迪100公务车项目上得以实现,成为“市场换技术”的始作俑者。此后,商务部原部长吕福源完善了“市场换技术”的内涵。他说:“合资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按中国的长远利益搞。我们让出巨大的市场,我们就有资格要技术、要利润。”

   随后,汽车合资潮风起云涌。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一片造车热。盖棺论定,大量合资公司的建立加快了中国汽车与世界接轨的步伐,构建了门类齐全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和完善的销售服务渠道,提升了中国汽车的制造技术,培养了大批产业工人和管理人员,吸引了大量投资并拉动了GDP增长。在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后,广大消费者提前实现了拥有汽车的梦想,中国快马加鞭成为又一个“车轮上的国度”。

    客观来评价“市场换技术”的历史功绩,它作为改革开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成功的,但在“开放”之外,预期“换来的技术”与目标相去甚远。诚然,如果对技术不加区隔,我们的确换来了基本的制造技  术和初步的研发技术,但核心技术和纵深的研发能力依然牢牢掌握在外资手中。由于缺乏真正的造血功能,中国本土汽车羸弱的“比较优势”正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市场换技术”如果仅仅作为短期策略依然是有成功案例可循的。例如,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技术引进,平均花1美元引进,要花约7美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从而让自己快速进入了技术输出国家的行列。韩国则明确规定,同类技术只能引进一次,余下的功课就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起点不比日韩晚,但因为在实际操作层面,单纯追求了开放引进,而没有强化消化吸收,购买一套生产线,生产一批汽车;再购买一套生产线,再生产一批汽车,从而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一位跨国汽车公司的掌门人曾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核心技术是我们混饭吃的‘命根子’,是安身立命的本钱,拱手让给别人,岂不是自寻绝路。”由此,“市场换技术”这一策略先天就存在缺陷。这里没有双赢,只有你死我活。最近,一汽发动机“抄袭门”换来了大众汽车董事长文德恩的强硬反击。大众在中国获利最多,但在核心技术的掌控上寸步不让。

 
    由于没有掌握“造血”能力,我们口口声声说要“利用外资”,实际往往是“被外资利用”。当然,全面否定“市场换技术”的历史功绩是不对的,但至今依然沉浸在“市场换技术”的白日梦中不能释怀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不久前,在成都举行的全球汽车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表示:“支持合资自主没有问题,如果仅仅担心民族品牌的生存而拒绝合资自主,当初就不该让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换言之,当初我们可以为跨国汽车公司敞开国门,今天我们也可以帮助外资品牌的淘汰车型、垃圾车型起死回生,换个包装继续扩大中国市场的占有。这是“市场换技术”的“光大”发扬。

   最近,一家合资汽车公司的自主品牌准备悬挂中方母公司的品牌标志。这一“成果”让业界的不少人士欢欣鼓舞,认为是自主造车的重大突破。这依然是“市场换技术”主导思想下的产物。不在自己能掌握的核心技术上下工夫,继续采取自欺欺人的做法,收获所谓的虚假繁荣,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是彻头彻尾的“假自主”。

   经过30多年的“市场换技术”,长不大的中国汽车还是艰难步入了青春期,靠吃别人的饭过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前提下,该是彻底抛弃“市场换技术”的时候了。能换的已经换来了,剩下想换的压根儿换不来,只能靠我们自己。

关键字:
大河车网购车咨询电话:400-888-9321 13503860072  QQ群:179188384
新闻热榜  
热门车型排行 更多>>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业务电话:13503860072  E-mail:dahecw@sina.cn  业务咨询QQ:2402499568
Copyright © 2011 dahe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车网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4207号-1
技术支持:郑州网站建设专家-力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