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一些群众比较集中地对“闯黄灯”的相关处罚规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此,公安部表示高度重视,将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科学论证,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对违反交通信号灯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形和处罚规定,更好地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官方表态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两个新部令自2013年1月1日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从实施一周的效果来看,新规在规范驾驶行为、减少交通违法、预防重大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初步显现。
针对社会热议的“闯黄灯”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一个路口信号灯的设置,包括它的转换时间,是根据路口本身情况和相应交通流量和通行情况而确定的,经过科学的论证。黄灯的警示和净空路口的作用非常明显。遇黄灯时,不能再进入路口,是国际通行做法,但我国有部分交通参与者,不重视这个问题。遇黄灯时不减速反加速,往往造成在路口发生恶性事故,或影响路口通行。
公安部表示的“暂不处罚”,并不意味着“闯黄灯”就正当,就不需要治理。黄灯作为红绿灯之间的缓冲,意义和功能如果得不到敬畏与遵守,必将对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危害。换句话说,治理闯黄灯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治理的方式。事实上,世界上多数国家也都对闯黄灯进行处罚。
多方声音
疑问1 黄灯的功能变了吗?
网友:抢黄灯也罚,闯红灯也罚,黄灯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公安部:黄灯原本是对司机以警示、对交通以缓冲。之所以做出规定,是因为近年来在黄灯时区内发生了不少交通事故。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交通安全意识,甚至将表示警示的黄灯变成了“加速预告灯”。
交警:黄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为绿灯和红灯之间创造一个缓冲期,二是利用这段时间清空路口,为接下来的异向车辆行驶腾出空间。如果大家都抢黄灯冲过停止线,路口根本无法净空。
疑问2 要么“闯黄”要么追尾?
网友:正常行驶,前车见黄灯一脚急刹,我给他撞出去一个车身……
公安部:机动车行至交叉路口或者人行横道之前,应履行减速缓行、停车让行的义务。“刹不住车导致追尾”的情况,很多都是没有履行上述义务的违规行为。
一般情况下,在路口时速度应在不超过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范围内,只要注意力集中、保持安全车距,“抢黄灯”和追尾是可以避免的。
交警:驾驶员只要严格按照通过路口时“一慢二看三通过”原则驾驶,一般不会出现黄灯前“刹不住”,或者“被追尾”的现象。
疑问3 各地“闯黄”处罚不一?
网友:网上看到有的地方表示不处罚,有的地方又要处罚,到底怎么回事啊?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法实施条例》在全国具有普适性,各地应按照同一标准贯彻实施,各地关于抢黄灯的处罚也应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