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全国两会如期举行,两会紧接着“3.15”消费者权益日,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汽车投诉类案件的高峰期。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销量屡创新高,围绕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纠纷也逐年上升,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向消费者提供高水平的售后服务,成为汽车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召回条例的正式实施,以及三包规定的颁布,让人们看到汽车消费环境改善的希望。不过,在笔者看来,一两个标准、法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面临的问题。要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工程学术语,意为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从研发、制造,到销售、维修,再到道路、油品,汽车业的上下游及相关行业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汽车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乏“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教训。2009年开始的车市刺激政策,有力推动了汽车销量增加,带动了汽车市场的繁荣。然而,与此同时,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水平上的短板随之凸显,城市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愈发严重……在汽车销量连续迈上新台阶之际,汽车强国的梦想始终遥不可及,这恰恰是缺乏顶层设计所带来的问题。于是,近几年间,限购、治堵逐渐取代汽车下乡、惠民补贴,成为汽车业发展过程中的主旋律,汽车市场开始经历“阵痛”。
前面提到的这种“大收大放”,恰恰是缺少“顶层设计”的表现,应该引以为戒。目前,召回条例和三包规定都已出台,但在实施方面将会有不小的阻力,存在诸多问题。这里所指的问题,一方面指相关条款中的不明确之处,如三包规定中对“转向失效、漏油”等情况的定义,以及第三方鉴定机构的落实问题;
另一方面则指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协调和理顺,如三包规定经销商为第一责任人,但在现行品牌管理办法规定下,经销商的很多行为都受制于厂家,这种不平等的局面,可能导致未来在解决三包纠纷中遇到问题。相反,如果能够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进行充分的“顶层设计”,则可以通过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而倒逼厂家增加研发投入、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强化品质监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在这方面,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柠檬法”可以成为借鉴的范本。这项旨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在推行之初遭到了汽车制造商的强烈抵制,也在最初几年使美国汽车公司遭受了巨大损失。然而,恰恰是这项法律迫使厂家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
可以说,正是这种敢于使汽车业经历阵痛的全局思维和“顶层设计”,使美国汽车业最终得以度过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