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报道称,国家四部委已达成共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三年。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期也表示,新能源补贴政策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补贴方式按照节油效果执行,“补贴金额将分为16个档次”。
新能源汽车补贴方式有变
其实,早在2010年5月,国家相关部门就出台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贴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6万元/辆。此外,很多地方也都在积极推出扶持政策。
如深圳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对双模电动车追加3万元补贴,对纯电动汽车追加6万元补贴;上海则规定纯电动乘用车补贴4万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贴3万元/辆。
近期,工信部部长苗圩对媒体透露,新能源私人补贴政策“未来将不再按照技术路线给予补贴,而是按照节油效果补贴,补贴金额将分为16个档次”。
郑州电动汽车销售人员不建议个人购买
不过,尽管中央和地方上有如此大力度的补贴政策,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却并未因此而获得太大发展。数据显示,在我国电动汽车示范运行两年多来,25个示范城市(含郑州)共推广示范电动汽车27432辆,其中进入公共领域的车辆为23032辆,私人购买数量仅为4400辆。在个别城市,电动汽车的私人购买数量为零。
而我国到2015年的目标是市场占有量达到50万辆,郑州市201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而实际情况是,目前郑州个人购买电动汽车的寥寥无几。
“目前,个人市场还没有开放,我们暂时也不建议个人购买电动汽车。”郑州一汽车厂家电动汽车部门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电动汽车的个人市场还不成熟,比如纯电动汽车需要足够的充电站充电,一系列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技术上没革命性突破
“主要原因之一是配套设施不完备,充电都是个问题。”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晓明说,新能源汽车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技术问题、安全问题、电池问题、配套设施、消费者接受程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纯电动核心技术没有革命性突破是主要原因。
另外,他认为,补贴钱并不是重点,生产者承担着很多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如果不是实力特别雄厚的企业有可能会被拖垮。此外,有报道指出,各试点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地方政府只补贴当地企业”的现象,也是造成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消息称,两会之后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可能会统一规范各地方政府的补贴,改变各地补贴额度不一、各自为政的状况。同时,针对地方补贴不对外地车企放开等地方保护主义,也会进行统一规范,使相关车型在生产所在地之外也能享受到同样的补贴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