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大河车网微博
温馨提示:     
本地 行业 调查 评论
人物 交通 视频 资讯

车型大全 新车速递 汽车报价 新车实拍
选车导购 降价信息 试驾报告 郑州车市

维修 保险理赔 配件 汽车改装
保养 投诉召回 用品 VIP经销商
违章查询 趣闻
香车美女 自驾
位置:大河车网 > 分析车评
中国汽车还需要兼并重组吗?
2013年05月28日 16:31  来源:大河车网
导读:东风与福汽的战略合作,成为汽车业兼并重组又一典型案例。双方的合作,不但在舆论界引发了对事件本身的议论,还勾起了汽车行业对过去兼并重组案的集体回忆。

    自2009年以来,大集团兼并重组的动作可谓接二连三:广汽集团并购长丰,中国长安兼并哈飞、昌河,广汽重组吉奥汽车,北汽吞并广州宝龙等。在政府与市场双重推手作用下,汽车业的兼并重组潮来得汹涌澎湃,但双方在镁光灯下握手的光鲜,难掩背后工作的艰难。在兼并重组成果寥寥的情况下,汽车界不得不去反思,中国汽车还需要兼并重组吗?

 

    不可否认,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中,并非每一个兼并重组的案例都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失败的。有的兼并重组,或许到最后会是将一个企业推向“死亡”的负能量。从国际视野看,并购的成功率也是非常低的,即使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也会在并购之后因为消化不良再次剥离。

 

    对于年轻的中国汽车产业而言,兼并重组的难度、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跨国车企所面临的。以东风和福汽的合作为例,代表福汽签约的是作为大股东的福建省政府,本身就不是企业主体。据分析,福建省政府希望通过此次重组,填补之前亏损落下的饥荒。也就是说,中国汽车业发生的并购案,有很多背后闪动着政府的影子,有的是牵线搭桥,有的是毛遂自荐。这一特征也使后期兼并重组工作的推进变得空前复杂,更重要的是,主导兼并重组的企业很难严格按照市场规律调整腾挪。

 

    兼并重组工作虽难做,大力推动的呼声却越来越高。其中的缘由,据笔者揣测有两个:一则是因为一些地方国企生存有虞,地方政府难以支撑却不愿关张,而兼并重组是既能保全该地产业又能解决就业的“上上之选”;二则是因为汽车产业的退出机制尚未建立,生产资质还是稀缺资源,与其允许这些企业零产销,不如合并到大集团之中,至少能被资源整合、发挥“余热”。

 

    推动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其意义并非仅仅停留在一家企业的兴旺衰败。归根到底,对于我国汽车产业这个“大个子”而言,做强才是当务之急。要做强,兼并重组是一条绕不开的路子。

 

    首先是市场的自然选择。尽管披戴着政府色彩,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同样存在于我国汽车行业。准确地说,汽车的商品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性。有竞争,就有生死存亡。当前,我国仍有上百家汽车企业抢食一个市场蛋糕,竞争力弱的必然出局。

 

    其次是国际竞争的需要。在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一直被视为国家竞争力体系的一部分。过于分散的产业结构,显然不利于竞争力的形成。在政府层面,其政策导向非常明确,就是打造几家大的汽车集团“航母”,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最后是并购条件的成熟。一方面是并购的机遇。自去年起,我国汽车产业迈入微增长时代,市场竞争由增量的竞争变为存量的争夺,这种变化意味着竞争更加残酷,也为并购提供了时代机遇。另一方面是并购能力提升。历数国内几大汽车集团,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等都有了兼并重组的实践,有成功的心得,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如何,他们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并购上也有了底气和信心。

 

    在东风、福汽牵手之际,我国汽车舆论界应少些指责,多些祝福。因为从汽车大国到实现汽车强国梦,兼并重组这条路,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要走。

关键字:汽车行业 兼并重组
大河车网购车咨询电话:400-888-9321 13503860072  QQ群:179188384
相关阅读:
新闻热榜  
热门车型排行 更多>>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业务电话:13503860072  E-mail:dahecw@sina.cn  业务咨询QQ:2402499568
Copyright © 2011 dahe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车网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4207号-1
技术支持:郑州网站建设专家-力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