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车网转:10月17日,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在2013全球汽车论坛上一句“重组我第一个响应,我第一个上当”将汽车产业政策变革再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随着现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4年版,2009年进行了修订)即将迎来实施的第十个年头,许多汽车产业内遇到的新问题在政策中都难找到答案,盼新汽车产业政策出台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没有合适的政策汽车强国梦机遇或丧失
在10月17日举行的2013全球汽车论坛的主论坛发言中,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和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汽车产业应该尽快出台新的产业政策。
朱福寿认为,在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战略机遇期的阶段,对汽车产业、汽车企业以及汽车品牌而言,并不都是机遇,“选择对了就是机遇,选择错了就是淘汰。”他指出,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一个针对性的发展政策,可能建设汽车强国梦在这个周期里就会丧失机遇。
经历了收购长丰汽车的“惨痛”,曾庆洪直言,“希望新的产业政策尽快出来”。
“重组我第一个响应,我第一个上当。为什么?广汽收购长丰29%股权,说不影响广汽A股上市,结果我收了29%,收完以后,我把资料上交证监会,证监会说不行,你同业竞争,上市不行,怎么办?继续收,再加60个亿收,我花了不少钱去收,这什么政策?收完以后资产怎么办?打什么税?又是个大的问题。”
他在接受腾讯汽车采访时表示,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政策出台,而不是单独的某个财政政策、财税政策,要不然政策没办法执行下去。“不能单个政策执行起来却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要鼓励重组应该有相应的政策跟上。”曾庆洪告诉腾讯汽车。
曾庆洪透露,“现在听说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还在部委办,还在国务院。”今年是汽车合资三十周年,合资汽车企业面临三十年合资期到期和重组的新课题,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何时能够出台业成为业界关注的新焦点。
应该把“合资股比放开”问题提到议事日程
“50:50合资股比”是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特有的规定,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出于对国内汽车企业的保护,一直沿用至今。
近几年,对于是否应放开合资股比的讨论几乎在行业论坛上都会听到。上个月在天津举办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告诉腾讯汽车,50:50的股比规定也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的规定。“在新的条件下,特别是我们资本市场的开放,你在香港上市,你怎么讲呢。所谓的境内资金和境外资金的界定,也应该有新的界定的方法。”
在本届全球汽车论坛上,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在现场讨论环节明确表示,“应该把这个问题提到议事日程。”
他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并购企业,在境外没有股比限制,在中国由于国家的政策,有这个限制,就会存在政策不平衡的问题。
“所以我想从企业的角度,也要考虑今后一旦股比放开以后,我们企业还有没有发展的空间,还能不能走下去。从政府的角度,我也从个人的角度来建议,也应该研究这一政策,包括这一政策如果要是制定的话,对我们国内企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包括我们的汽车行业组织,都应该对这一问题做深刻的研究,这样才不至于我们到最后一旦放开了,政府管理,企业生存都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陈林表示。
春晖资本董事长汪大总在接受腾讯汽车采访时说,目前还目是完全放开股比的好时机。“完全开放,不一定对国内的大企业的发展特点有利。”他告诉腾讯汽车。
广汽吉奥总经理缪雪中则表示,如果中国放开股比,对国企不利,对民企百分百有力。如果全放开股比,外国更多的新车型,更多的人才会到中国,而民企有灵活的体制,就能够找到这样的资源,可以为民企所用,加快民企发展速度。
若50:50合资股比放开后,待合作到期后合资双方是否可以停止续约的问题,陈林认为,这是由双方企业自主决策,政府不会有硬性规定。“个人认为政府也不会规定企业二十年以后不能再干了,两个是不是继续合资?那么就由企业双方自主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