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 切换|查看其它城市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资讯

本地

试驾

导购

行情

新车

视频

车型

经销商

维修

保养

专题

微型车

小型车

紧凑型车

中型车

豪华型车

SUV

MPV

跑车

面包车

您当前的位置:今车网 > 新买轿车一月修3次 盘点屡祛不改的消费顽疾
新买轿车一月修3次 盘点屡祛不改的消费顽疾
2012-07-09 来源:今车网

    近日,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上半年投诉情况:虽然投诉量同比下降5%,但汽车消费、非现场购物、预付式消费的投诉量仍然居高不下。这三大“顽疾”,究竟何时才能真正消除?

    汽车消费——呼唤三包细则早日出台

    新买的轿车,不到一个月竟连修3次,4S店认为车主反映的问题与轿车本身质量没有任何关系。类似的汽车纠纷与投诉,在我市各县市区消协、工商部门提供的案例中,占相当高的比重。

    “汽车消费纠纷是这几年新出现的热点问题,处理起来存在的难点也很多。”市消费者协会一位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很多消费者在保养、维修汽车时没有保留凭证单据的习惯,就和在商场买东西一样买完就扔。当你无法证明汽车是在哪家修理厂给修出问题的时候,消协又怎样来为消费者维权?

    最大的问题是鉴定难。多数汽车销售商习惯于在事实面前也不认账,逼着消费者拿出权威机构的检测数据来说话。然而,这种专门检测汽车质量问题的机构,不要说烟台没有,就连全国范围内也没有几家。故此,一些汽车销售商往往“建议”消费者,由该品牌汽车的生产商来进行检测。看似好意,可实际效果又是如何?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机场路及幸福中路的多家4S店,销售人员均热情地表示,将汽车发回厂家检测是最可靠的办法。然而,自家生产的产品,自家来判断有没有质量问题,得出的结论具有权威性吗?

    维权成本过高,让消费者常常望而却步。正因为厂家出具的检测结果令人无法信服,故此,也有少数较真的消费者不远千里,到重庆、西安、长春等外省市的轿车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然而,可想而知,检测费用和差旅费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开支。因此,多数消费者在是否检测的难题面前,选择了放弃。

    “出现这么多难题无法解决,厂商的强势只是直接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该负责人介绍,比方说,现在很多车商规定汽车一经售出不退不换,这是明显的霸王条款,正在酝酿中的汽车“三包”条款规定,“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可允许退换。只有汽车“三包”真正落地以后,汽车消费维权难的现状才有可能得到改善。

    非现场购物——异地商家成维权难点

    和汽车消费纠纷相比,非现场购物纠纷其实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老问题。无论是电视购物还是网络购物,由于消费者与商家无法直接接触、面对面的交流,故此被称为非现场购物。

    今年5月份,芝罘区的魏先生在网上看到一则手机广告,仅售400元的智能手机令魏先生心动不已,便订购了一部。谁知收到手机后,魏先生很快发现,所谓的智能手机只是徒有其表,实际只是普通的山寨机。魏先生打客服电话要求退货,但对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最后干脆就再也不接听了。

    对此,消协工作人员表示,魏先生所遭遇的纠纷,是非现场购物中最常遇到的。很多商家在电视购物节目或网店销售商品,根本没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一旦发生纠纷,商家只要换个经营场所,再换个手机号码就行了,消协和工商部门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即便能找到商家,也多数处在外地。根据工商部门“属地管辖”原则,商家位于哪个城市就由哪个城市的工商、消协进行处理。因此,消费者如果要较真,只能亲自前往异地投诉,往返两地奔波,难度大、成本高,忙活半天也未必有什么结果。所以,一旦遭遇非现场购物纠纷,多数消费者只得选择放弃维权。

    在非现场购物纠纷中,快递公司成了不良商家的“挡箭牌”。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无论电视购物还是网络购物,商家一般都会指定快递公司投递商品。众所周知,快递行业本身就存在着不少“潜规则”。例如,快递送货上门时,绝大多数快递公司是不允许消费者当场验货的,除非先签字签收。然而,先签收再验货还有什么意义?由于快递公司不同意先验货,导致消费者将精力都用于和快递公司“扯皮”,而罪魁祸首的发货商家则可以躲在一旁置身事外,等消费者发现从快递这里讨不到公道,回头再找发货商时,人家早已改头换面,另去欺骗他人了。

    预付式消费——签合同时尽量抠字眼

    预付式消费纠纷近年来层出不穷,也是工商部门整治的重点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预付式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与实惠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叫停“预付式消费”并不现实。对于它存在的种种隐患,消费者应注意办卡时不要充太多钱,以规避消费风险。

    说起“预付式消费”,家住莱山黄海城市花园的周先生气就不打一处来。去年,他在市区一家足疗店办理了一张会员卡。消费了三次,今年再去的时候发现涨了50元。涨价正常,问题是当初老板曾经承诺:一年之内如果涨价,会按原价算。可现在,老板根本不认账,还向周先生索要录音。最后,经过消协从中调解,足疗店为周先生办理了退卡。

    “为了吸引消费者办卡,商家经常会做出一些我们认为是‘天上掉馅饼’的承诺,但是事后就翻脸不认账了,有哪个消费者会真的录音留存作为证据?那样也会觉得没面子,这就给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姜黎明对于“预付式消费”商家的常用伎俩了然于胸。他说,极少有商家会承诺“不涨价”,他们通常会承诺“交多少钱可以享受多少次服务,有时还能赠送次数”,但是这种承诺,如果不落实到书面那就是空话。商家如果要违约,消费者没有办法,不管承诺了什么东西,一没有录音,二没有文字证明。所以,办卡时一定要签合同,最起码也要是书面协议,跟数字有关的内容,越详细越好。

    再者,一些发卡的经营者法律意识极其淡薄,视消费者利益为无物。当这些经营者面临转让经营项目或因停业、歇业等原因退出市场时,既不向工商部门备案,也不和办卡的消费者打招呼,直接一走了之,消费者手里的“会员卡”顿时成了废卡。由于没有登记,相关部门也难以掌握经营者的去向,为消费者讨回卡内余额存在极大的难度。

    在此提醒消费者,对于“预付式消费”要格外留神。签订书面合同时务必“抠字眼”,仔细审查内容,对于经营者提供的带有不公平、不合理条款的格式合同及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逃避应承担的责任的条款,应及时指出。如经营者不同意调整条款内容,消费者应拒绝办卡。即便一定要办卡,也应注意不要一次性充值太多,避免遭遇纠纷后造成太大损失。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招聘信息| 会员注册

业务电话:13503860072 E-mail:jcwauto@sina.cn 业务咨询QQ:2183172531
Copyright © 2016 jcwaut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今车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03517号-1
技术支持:方华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