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是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的通讯工具有了很大的改变。记者清楚地记得,在2000年左右,BP机还是当时的主流,手里拿着砖头般大小的大哥大,是很牛的一件事。拥有一部手机,是不少人的一种梦想。
2002年12月,在郑州二七广场上正在举行着一场“手机秀”,其实这不过是一次极其普通的手机推广活动,却吸引了上千人围观。小巧的手机令围观者羡慕不已,他们的表情被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来。那时候他们不会料到,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也拥有了自己的手机。
当时光来到2006年,郑州市江山路上,一位赶驴车拉泔水的大爷坐在驴车上打电话时,手机已经不算什么贵重物品了。但手机视频通话成了新的热点。
2009年3月12日,一批小学生在观看河南移动的视频通话展示,也就是在这一年,河南正式进入3G时代。
之后,智能手机迅速普及,手机已经不再是打电话的工具,拍照、上网、玩游戏、刷微博、聊微信,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很多人的手里已经离不开手机了。兜里装着两部手机,也成为一种常态,不再被人取笑为“修手机的”。
如今,手机,已完完全全融入我们的生活。在Starbucks(星巴克)里喝着咖啡、用着免费的wifi,听着iPhone里放的音乐、浏览着iPad,刷新着微博,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再想想十年前,我们或许还在街边的IC电话亭前冒着寒风苦等着女友的来电。幸福感油然而生。手机,渐渐和我们融为一体,几乎成为器官的延伸,手不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