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自主品牌终于实质性进入公务采购。那么,自主品牌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丰富配置是原罪
先说配置。自主品牌素来以配置丰富著称。由于自主品牌起于草莾之间,成就于人们对于汽车的旺盛需求之时,所以,在品牌上、技术上尚不足以与合资品牌相比拼的时候,只能以更谦卑的态度、更丰富的配置来取悦消费者。当然最初之时,当合资品牌也极少使用高安全高性能的技术配置之时,自主品牌能采用的,也只能是一些CD、接口等等无关技术性能与安全的电子设施。彼时所谓丰富的配置,其实更多是一种无耐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也无关宏旨。但是,成本却是一分不少地上去了。一旦原材料涨价,自己就面临着亏损的局面。
后来,自主品牌逐渐成长,进而倒逼合资品牌增加配置、降低价格。与此同时,一些合资品牌面对赢利空间的降低,开始减配。但由于品牌力的原因,一时这些减配行为还不容易对品牌力造成明显的降低,而公众对自主品牌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滞后。
丰富配置形成特色
如以上所述,不少人还是认为自主品牌达不到合资的程度。其实这是一种认知的滞后,说严重些,是带了有色眼镜。
不论是吉利,还是长城,奇瑞,还是比亚迪,他们在配置丰富的同时,在追求技术进步方面,都是可圈可点的,说得不上遗余力。
现在自主品牌的丰富配置,更侧重于技术性能的提高。由于各家本身情况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所以,呈现出了各自特色。
长城:聚集特色
由于长城是做SUV起家,所以,他们对于SUV紧抓不放的同时,轿车也有了SUV皮实、动力强劲的特点。钢板厚重,底盘扎实,发动机除了柴油机绿静之外,汽油机也相当先进。他们的涡轮增压、高压共轨都在世界上处于前端。与此同时,各项安全配置更加齐全,ABS、ESP、安全气囊、倒车雷达的丰富采用,便得C30、H6卖得风生水起。
吉利:系统平衡
吉利虽然起家车型非常廉价,但是,也正是对这一点的痛苦感知甚深,在自主品牌中,是最早进行升级的厂家之一。由于之前有吉利和帝豪两个品牌,其研发也是独立进行,之后又有收购的沃尔沃的技术转让,所以,系统整合是其所需要的,也是其强项。得益于赵福全的加盟,使得这一点成功实现。如今尤其是帝豪品牌最为成功,EC7、EC8已经成为吉利的支柱。CVT无级变速、侧转向灯自动调节的运用,同档次合资车绝无仅有。比较起来,吉利配置丰富技术全面之外,平衡中庸是其特色。
比亚迪:智能化
比亚迪速锐上市之时,其独特的遥控驾驶技术让记者们很是兴奋。面对PM2.5,比亚迪的绿净技术,可以净化车厢内的PM2.5,有望在2013年底推出的两款车型上应用。绿混技术则是将比亚迪新能源车的部分技术成果整合应用于燃油车,推动了燃油车的节能减排。比亚迪将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发布这一全新技术,这项新技术将首先应用在1.2T速锐上,之后逐步推广到比亚迪所有车型。再加上其涡轮增压和双离合DCT技术,比亚迪初步显示出了其智能化的企业和产品特色。
其余的自主品牌不用一一列举,无论哪一个比起合资品牌来说,除了品牌力,产品本身不弱于合资品牌。公务采购的示范作用,有望带动自主品牌力升级。自主品牌应该抓住这一机会,更加充实与丰富自己的特色,没准三五年之后,各品牌内涵将得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