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过后,公务车采购改革的话题再度升温。尽管此前中央和地方已先后出台一系列向自主品牌倾斜的采购政策,但记者在多省调研发现,当前外资、合资品牌汽车依旧占据我国公务车市场大半江山。有业内人士表示,每年一千亿的公车采购金额,国外品牌一度占据90%以上的份额,少见自主品牌。
核心技术是换不来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汽车业。由于工业基础过于薄弱,我国对汽车行业当初用的是“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思路,但经过若干年的大发展,市场给国外品牌让出去了,技术却没换来多少。那几个动辄年销百万辆的合资巨头,看似红红火火,却改变不了中方技术、品牌、管理、利润分配等诸多方面全面受制于外资的实事。中国汽车业真正的希望和未来在于自主品牌,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然而,受制于国内消费者的购买传统以自身实力等多方面原因,自主品牌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去年全国汽车销售量突破了1900万辆,但自主品牌只占30%左右。面对实力强大的外国巨头,自主品牌一直在中小城市、农村市场等夹缝中求生存,近年来国外品牌向中低端市场的延伸以及合资企业搞出的一众伪自主品牌,更是加剧了其生存危机。现实来看,自主品牌要想在国内市场做强做大,真正扛起民族工业的大旗,需要社会各方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掌声。
自主品牌要打得响,车企自己必须争气。实事求是的说,自主品牌近年来进步迅速,不仅在研发上屡有斩获,众多车型在安全上取得五星评价,而且走出国门,成为国产汽车出口的主力。但与国外品牌相比,在技术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弥补这些差距,苦练内功是唯一选择。国产汽车只有在提升品牌价值、研发核心技术、完善售后服务等方面继续下苦功夫,使得产品在各个方面不输合资品牌,甚至在性价比上有所胜出,才能赢得与外资巨头们一决高下的机会。人们对一个品牌的全部认可,都是建立在产品质量的基础之上,当国内车企的实力积蓄到一定阶段,口碑自然会提升。
当然,政府的扶植也至关重要。汽车市场上,政府采购虽然数量上占比很小,其带动和导向作用却很大。作为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政府一方,其一举一动全社会都看在眼里,行为带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如果公车只采购外国品牌,不仅多花财政资金,还会助长社会崇洋媚外的心理,弱化公众对国产品牌的认同。
从世界范围来看,本国政府采购本国车已经是一种国际惯例,不要说美日等发达国家,即便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公车采购也是清一色国产品牌。政府采购以国产品牌为主,将会大大扭转买国外品牌才有面子的消费文化,增强全社会对国产品牌的信心,使国产汽车获得强大的发展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