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车网转:2013年10月1日中国版的汽车三包规定正式实施,目前新政施行已经满月,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总体看呈现平稳态势,之前大家所期待的消费者与汽车经销商和制造商的“冲突”并没有出现,而这似乎与之前大家的普遍预期以及媒体报道的有所不同。
2013 年10月31日,J.D.Power亚太公司基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期间购买新车的21,181位车主的反馈,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新车 质量(IQS)调查结果。该调查数据收集工作于2013年4至8月在全国46个主要城市进行,分析了12个细分市场,一共涵盖65个品牌的213款车型。
2013 年度中国汽车行业总体新车质量平均故障率为119/PP100(PP100意指每100辆新车中,出现过的问题故障率),这一数字较2012年的146 /PP100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实现了从2000年新车质量调查发布以来的最低故障发生率。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新车质量平均故障率相比2012年再度 下降57/PP100,达到155/PP100。
由于J.D.Power亚太公司的相 关调查对于问题故障的定义较为宽泛,可能把诸如整车风噪大、空调制冷效果差等都纳入其中,这与汽车三包新政所规定的问题故障并不是同一概念。因此按照 J.D.Power亚太公司的调查结果,2013年中国汽车行业新车质量平均故障率为119/PP100,乍一看给人的感觉几乎是没有一辆新车能逃过出现 问题故障的命运,但其实却很可能这119个问题故障都出现在同一辆车上。因此这样的调查结论只能起到对行业整体质量的参考作用,并不能简单用于单车质量的 评价。
从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产品质量的整体状况看,商用车的首次故障里程虽然与国际先 进水平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但是也已经普遍达到5000-8000公里的水平;而对于乘用车而言,由于合资/外资品牌占据2/3的市场份额,其整体质量水 平要较商用车高很多,普遍达到2-2.5万公里的水平。换言之,对于新车来说,如果是商用车,其拥有者是按规定的载重量装载并使用,那么在短短一个月还并 不足以出现大的故障;如果是乘用车,基本上要在使用一年以后才会出现故障问题。这也就难怪汽车三包新政实施后短短的一个月内目前汽车市场还没有重大汽车质 量纠纷发生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地在购车正常使用3-6个月后,相应地才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而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问题故障的概率也就越高,如果此时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不重视消费者的权益,那么难免不会引发购车者与经销商/制造商之间的剧烈矛盾甚至导致冲突。
其实在汽车三包新政推出前,只要汽车经销商/制造商不是主观恶意,一般地对于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广大汽车消费者都是能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的,毕竟中国消费者于逆境中已经很久,“顾客就是上帝”也就是一句口号而已。
但 是忍耐和忍受并不代表中国消费者不需要得到保护。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着手从汽车质量争议专家库的建立与完善、汽车制造商/经销商相关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 准确性以及对购车合同中霸王条款的处置等多个方面未雨绸缪,探索建立三包问题快速响应机制。通过进一步完善汽车三包专家管理机制,加强与消协等第三方机构 的联系互动,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挥作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汽车三包新政对汽车消费者的保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