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沈阳华晨宝马第100万辆国产BMW下线仪式现场,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在走向演讲台时,对面前的台阶轻盈一跃,仿佛在向外界暗示,那个困扰他许久的经销商难题终于有了缓解迹象。
1月7日,被舆论关注多日的中国汽车经销商投资人联合会(CADIA)会长孙纲也对媒体首度发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称,经过多次交流,双方已经找到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即通过对话机制逐步解决问题,“大家对现在的结果比较满意”。
2014年11月28日,该协会曾代表宝马经销商向宝马(中国)提出五项诉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就是希望宝马为经销商发放60亿元现金补贴,一时舆论哗然。虽后经协商,这一数字变为51亿元,但这对宝马来说也是一笔巨款。
1 月5日,宝马和经销商对外发表共同声明,称谈判已取得一致,达成阶段性成果,双方面向未来将轻装前进。对此,孙纲向记者透露,补贴将在1月逐步落地,随后 双方会马上开始下一轮协商,协商重点将围绕商务政策展开,内容包括建店标准和投资方式、成本结构管理、市场推广管理和返利、考核与目标、流动性危机管理以 及产品的定位定价等。
安格充当调停人
刚刚过去的圣诞和新年,安格没有休假,而是在北京和德国总部间多次往返。2014年11月28日,当CADIA将5项诉求递到安格面前时,这位德国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惊讶。他说,“我理解你们的情况,会马上和宝马总部沟通。”随后就开始往返于北京与德国之间。
事实上,在安格就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之前,他对部分中国经销商经营不佳的状况已有所耳闻。在德国总部期间,安格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德国宝马经销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超越对手,长久保持业绩领先,所以他来到中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经销商。
“两年来,安格多次与我们沟通,他想了解一些深的东西,但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有些行为他知道但并不理解。比如,他会反问我们,为什么要以亏本的价格卖车。”孙纲称,虽然安格深谙营销之道,但对中国市场还不了解。
从 2012年开始,随着中国车市增速放缓,中国豪车经销商的暴利时代宣告结束。包括宝马在内,很多经销商已经出现了亏本甩车、经营困难的问题。安格来到中国 后,也曾试图对销售渠道进行变革,并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在销售终端保持对市场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对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不过,安格对经销商的一次次对话,并没有改变4S店经营状况恶化扩大的趋势。在德国,奥迪、宝马、奔驰的管理者们依然对中国车市有过于乐观的预判,大批进口车辆还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市场袭来,这也终于压垮了经销商对未来抱有的最后一丝幻想。
“供 过于求的状况,导致新车销售的频率不断降低,车越卖不出去,厂家给经销商的补款速度就越来越慢,经销商的资金链就越来越紧张,直至最后无法支撑。”孙纲告 诉记者,在2014年11月的广州车展之后,宝马经销商就开始内部沟通,决定成立一个代表他们自己利益的组织。11月19日,永达、润东、宝信、宝德等八 家经销商集团,发起成立了CADIA。在向安格联名“上书”后,该组织于12月11日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截至目前,它的会员已经达到40家,其销售总 量约占宝马在中国销售量的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