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内,郑州将投入280亿打造公交都市,构建以地铁和BRT为骨架、普通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慢公交为延伸的立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
以地铁和BRT为骨架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的统一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在全国选出30个城市,发展公交都市。2011年是全国公交都市的启动之年,计划选出三家作为试点,郑州因为公交各方面发展靠前,成为预选对象。
治堵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增加道路资源的供给,另一个是实行需求管理,选择什么样的出行方式。
那郑州怎么构建公交都市呢?范强说,将以轨道交通和BRT为骨架、普通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慢公交为延伸的立体化的公交运输体系,确保一半人能够通过公共交通出行。
范强说,到2015年,至少有两条地铁线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50公里,每天至少能负担数十万人;BRT将来也会以环线、干线延伸等方式运行,使运量增加50%以上。
建议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
在慢公交的运输体系中,范强指出,公共自行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共自行车应该成为公共运输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出行的个体选择。他说,郑州要发展公共自行车,首先要构建方便的自行换乘体系,如果说能与社区相衔接,构建可以自由换乘、可以异地归还的体制,公共自行车就有可能普及。
此外,骑行的环境、硬件的配套等,都将影响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他说,丹麦是公认的自行车王国,在丹麦,自行车出行专门有城市绿道,这些绿道不仅普及和覆盖到城市的各个区域,甚至覆盖到城市和城市之间,向山冈、湖泊、景区等周边延伸,骑自行车变成享受生活的一个重要方式。
范强建议,能进一步开辟商业步行街、进一步在城市核心区划定一定区域,进行分时段管理,使部分区域成为返璞归真,以慢交通和公共交通为主要运行方式的天堂。
五年内将投入280亿
郑州公交已经发展得让很多城市来学习了,为什么很多人还感觉坐公交车不方便呢?
范强表示,郑州在公共交通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包括大量的车辆更新,普通车辆改造成空调车;空调车票价从2元降低到1元等,都是郑州市政府对城市市民、交通参与者提供的补贴,让老百姓享受公交发展的成果。包括从去年开始,每年的净投入达到500台新车,这样的运力投放强度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
郑州公交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公交专用线的管理、道路交叉口车辆优先权的配置等,都有提高的空间。他表示,为整个公交都市的发展、为公交运输体系的投入,郑州5年内的投入将达到280亿左右,公交都市建设的目标是: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先进,管理更科学,运营更安全,会使郑州成为公交都市,枢纽之城,畅通之城,对外枢纽支撑,对内方便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