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城市公交协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2011年会暨公交信息化建设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作为该委员会主任,郑州公共交通总公司总经理巴振东也因此来访蓉城,对成都智能公交系统,他深有共鸣;对城市缓堵,他强调建立公交、地铁等各种交通工具的立体系统;对未来,他表示全国一卡通坐公交是发展的趋势。
成都公交利用智能系统提高效率推荐阅读
一身笔挺的西装,面带微笑,充满亲和力。昨日,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州公共交通总公司总经理巴振东来到蓉城参加公交信息化建设高峰论坛。作为1978年就已入行近33年的老公交人,巴振东首先谈起了对成都公交的印象。“成都利用智能交通系统,使得公交车每日运营公里减少,让我很有共鸣。”巴振东说,公交用科学化、数字化来管理,实时发车,需要怎样发就怎样发,所以每年公交车运行公里减少了,但是效率提高了,平峰时候把道路让出来,高峰集中发车,满足旅客需求。
巴振东表示,成都公交智能系统,也是他所努力推广的,“通过很简单的计算,提高了经济效益,人员不足等问题也能得到解决。因此,成都今年增加了一千多台公交车,但是驾驶员只增加200多名。”
城市缓堵城市需要建立立体交通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成都等城市相继患上了“大城市病”,交通拥堵也“病入腠理”,市民出行十分不便,而发展公共交通则是解决拥堵的根本途径和唯一出路。“这里所说的公共交通是立体,不仅仅是单一的公交车,包括地铁、轻轨、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等都囊括其中。”巴振东说,所以要像重视医疗、教育一样重视交通,让公交快起来。
公交方便了,还要惠及广大老百姓。“让人人享用公交,城乡都享公交优惠。”巴振东说,今后公交还要加大投入,通过“公交都市”的示范工程,用公交优先的设计、规划让城市发展。
发展趋势一张IC卡全国坐公交
一张IC卡,基本转乘到成都市区各个地方,那么今后不同城市之间能否实现一卡通坐公交?“我们河南十几个城市正在准备签订一卡通,到明年元旦郑州、开封、许昌三市就可以一卡通了。”巴振东说,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全国公交一卡通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这也是公交发展的趋势。“但是现在省内实现一卡通,更具有现实意义。”巴振东说,而一卡通的意义不仅在于不同城市之间可以转乘,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那里人才比较缺乏,以成都为例,一卡通之后,将以成都为依托辐射周边城市,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到都江堰等其他区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