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两会特别报道 立法力推公交优先
【初衷】 “公交问题”已成影响生活质量大问题
“关于发展公交的问题,我已经考虑很多年了,也调研了很多次。”在尹志国书房的桌子上,放着很多文件、剪报、手写笔记等,“这都是我这几年搜集的各种资料,我越来越感觉到,公交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市民生活质量的特大问题”。
在尹志国看来,“大公交”的概念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城际公交,一部分是城市内公交。
“早在2006年11月26日,郑开城际公交开通之时,我就开始思索如何发展‘大公交’的问题了。”尹志国说,这几年来,城际公交人气一直很旺,为啥?既方便票价又低。但是我们不得不思索的问题是,目前,国家还没有城际公交的具体标准和配套法规,对城际公交而言,要想实现良性、高效发展,是时候“立规矩”了。
“我虽然已经快70岁了,但是出行基本还是坐公交车,体会很深。”尹志国觉得,城市公交发展得快不快,已经成为影响市民生活质量的特大问题了:“我省城市交通面临着拥堵、安全、污染、能耗四大问题,在私家车快速增长的同时,交通拥堵不断加剧,现在,优先发展公交已经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如果公共交通再不发展起来的话,一天内城市‘瘫痪’的时间会越来越久,所有人都会被耗在路上。”
【现状】 公交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市民需求
在历经数十次调研和不断地搜集资料之后,尹志国基本上把目前河南省公共交通的现状、症结摸清楚了。
“现在的公共交通还是太单一了。”尹志国说,在郑州地铁和郑开轻轨开通之前,市内的公共交通基本上就公交车和出租车两种,发展还比较滞后,“郑州比开封发展快一点,但是双方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等车时间长、车辆拥挤、线路不够、公交场站少、车内座位太少、舒适度差等。”
尹志国认为,要让市民放弃私家车、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方便是第一位的,“一等就半个小时,车来了人都挤不上去,这样的公共交通谁想作为第一选择呢?”
“我去西安出差,他们的公交车真是快,几分钟一辆,因为快,就有座位,坐公交车感觉也蛮惬意的。”尹志国说,在翻阅了各省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后,他发现,大家都觉得应该发展大公共交通,但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一套行之有效的举措,“公共交通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的步伐,最后的结果就是城市越来越堵、市民出行越来越难”。
【建议】 用立法的形式强制推进公交优先发展
“优先发展大公共交通,光靠倡导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立法层面来强制加以执行。”2012年1月3日,尹志国完成了“关于加快我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议案”的起草,在这份议案中,尹志国建议,用立法的形式,大力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应该将公共交通发展纳入各地的城市发展规划之中,确立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尹志国建议,同时还要加大改革力度。应该尽快建立城市公交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以及企业成本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整合公交资源,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还应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设置和规划公共交通专用车道,其他车辆驶入将严惩,保证公共交通车辆对道路的专用或优先使用权。
“针对城际公交,建议凡是有条件的省辖市都可以开通城际公交。”尹志国建议,可以在全省范围内统一规划城际公交模式,品牌化发展,比如统一运价、统一车型、同时对发等,中间不设站点,全部直达,让城际公交成为各城市之间居民流通的一条“快速道”。
“我认为,立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本次‘两会’期间,我会联名其他人大代表,把这份议案提交上去,并随时关注相关部门办理情况。”2012年1月3日,尹志国告诉记者,由于一份议案需要至少10名人大代表联合署名才能生效,所以他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跟其他人大代表沟通,争取更多的人大代表赞同这一议案,并签名支持。
东方今报